業內資深人士、寶鋼國貿顧問黃年生先生結合自己多年從事螺紋鋼銷售信息的經驗,將信息從業人員觀市方法和條件,歸納為:“四看”和“三有”。
行家之言,頗可借鑒?浻诖,供識者辯。
一看成本。
作為信息人員應該知道鋼材生產的成本計算方法。由于各類鋼材生產成本計算不一樣,這里僅以螺紋鋼為例;谖覈麂搹S生產設備不一樣,生產成本也不一樣。一般來說,大鋼廠的設備比較先進,使用連續生產工藝、質量、能耗和成材率指標較為先進;小鋼廠的設備較落后,生產成本比較高,兩者成本有低和高之別。因此,實際上就產生了二個成本價。這里說的小鋼廠的設備,是指僅僅滿足于調坯軋材落后工藝的設備。這些廠自己沒有煉鋼設備,只能從市場買來鋼坯進行軋制。在鋼材市場波動大的時候,我們往往能看到鋼坯與螺紋鋼持平或倒掛的怪現象,迫使調坯軋材廠停工或制作超負偏差螺紋鋼供市。
二看庫存。
通常的情況下,庫存量多少也會影響市場實際交易價。庫存越多,一方面說明需求未跟上,另一方面也說明占用鋼材貿易商大量的資金。鋼貿企業是依靠密集型資金運作產生效益的,被占用的資金多了,就會象一個沉重的包袱壓在身上透不過氣來,就會造成低價套現的情況。去年,有一家公司掛牌價很高,實際銷售價低于市場平均交易價。為什么?經了解是為了套現還貸。因此,市場庫存多了,市場需求又不放量的情況下,螺紋鋼行情就可能走低。反之,則會走高。搞信息的,一定要掌握市場庫存情況,才能為市場行情號脈。庫存是觀市的一個窗口,搞信息的人應時時關心。
三看工地。
按照往年施工的規律,4月份前后,螺紋鋼需求會放量;到了高溫季節,受到野外作業環境條件的限止,施工進度會放慢,需求量也會由此而減緩。到了10月前后,需求因天氣秋高氣爽,適宜工地作業,需求又會放量。螺紋鋼行情一年就二、三波,做好了這二、三波行情就賺錢,做不好就會影響企業的全年業績。從這里我們看到:前幾天,工地需求非放量之際,螺紋鋼價格出現“井噴”,顯見是二個因素,一受鐵礦砂瘋漲的影響;二是人為炒作。一提到炒作,人們往往會把矛頭指向貿易商,實際情況并不如此。據說,有一鋼廠在產品結構調整中,花現金從國外引進較先進的設備,已有較長時間不生產螺紋鋼了,主要生產優鋼品種。
四看形勢。
以往,在與幾位搞信息朋友交流中,發現有些朋友滿足于就市場行情談行情,這對于一個專門從事信息的人來說,是遠遠不夠的。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市場初級階段,還存在著體制上和機制上不完善的地方。根據我國的國情,各行各業的發展離不開國民經濟宏觀形勢發展的需要。就鋼材市場行情來說,不與國家的大形勢掛起鉤來,是看不清行情的。話再說回來,看清行情是一個境界,而能看破行情則又是一個更高的境界。換言之,要達到看破鋼市行情的境界,就一定要看清形勢,把鋼市行情中發生的方方面面的情況,置身于國民經濟宏觀層面之中來觀察、分析。說一千,道一萬,為了行業的利益損害國民經濟全局利益是千不該萬不該的。因此,我們希望行業中的大型企業要帶好頭,做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者,為構建和諧社會做一點貢獻。工業反哺農業,行業是不是也應該反哺社會,應該考慮上、下游企業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問題,不要把本行業的利潤凌駕于下游行業利益之上,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。否則,基于目前宏觀調控取得成績的基礎還不牢固的情況下,政府可能會重拳出擊炒作之風。據說,這幾天國家發改委已派人到各地了解鋼市行情的情況,炒作市場的企業應該收斂一點,一切從大局出發為好。
上面所說的“四看”,是信息人員經?吹谋匦拚n。下面所講的“三有”,這又關系到信息人員在實施“四看”中必備的素質。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,為什么有的能得到對稱的信息,有的卻得不到呢?在同樣的信息面前,為什么有的能綜合分析出與市場實際情況相符的結論,進而能正確有效地對后市作出正確的判斷,而有的則做不到呢?要解這樣的為什么之謎?關鍵還要看信息人員是否具備“三有”。
一有胸襟。
信息人員在市場里泡,要與各種各樣的人物打交道,上至老總下至營銷人員,我們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有禮貌。有時人家對你不了解,把你看成來摸底的競爭對手,不給你一點一滴的信息,你也不能對人家無禮。俗話說,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只要在以后打交道中,你坦誠地待人,提供人家所需要的信息服務。日子長了,就會結交許多朋友。有胸襟的人,往往能做到廣交朋友,朋友一多,信息來源渠道也就寬了。
話再說回來,信息有個通病,就是易碎性,過了時的信息,一分錢也不值。有時得到了一些應時的信息,應該主動和幾位“鐵哥”聯系。這樣一來,他們有了信息,也會及時與你溝通,對稱的信息包鮮才能發揮作用。
二有知識。
鋼材作為一種生產資料,品種規格繁多,應用范圍廣。對一個信息工作人員來說,不僅要掌握鋼材專業知識,還要掌握、了解相關知識。特別是,鋼材流入市場后,牽涉面廣,相互之間既對立又統一,既各自為政又相互的影響,存在著極大的變數。目前,鋼貿從業人員有文憑、高素質的人很多。但是,真正從冶金學院畢業的所佔比例還是很少。即或是?飘厴I的大學生,在市場要學的知識還是很多的。你得起碼懂一點辯證法,學會分析、判斷的方法,還得懂點經濟學、財會、稅制、匯率等等方面的知識。因此,搞信息的人往往是邊干邊學,相關知識一輩子也學不完。掌握了一點知識后,你還得甘于寂寞,沉下去,盡心盡職地在鋼市一線采集各類信息。
三有綜合分析能力。
剛搞信息工作的時候,我往往是采集了數據,填上表格就完事,錯誤地認為:分析判斷是專家、分析師們的事。日子長了,我就發現,信息有對稱與不對稱的。如果信息人員不經分析,不對所采集的信息進行篩選,有時采集的信息反映在同一件事上,往往會出現矛盾。
有些搞信息的朋友喜歡聽專家的,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,常套上某某專家怎么怎么說。這種聽專家的習慣養成了,結果往往使自己成為某專家的傳聲筒。對于專家,應該抱著尊重的態度;對于專家的意見,我要聽也愛聽,其中不乏有閃亮的思維結晶。但是,尊重不等于盲從,愛聽不等于全聽。在電視臺股市分析節目中,那些分析師也都是專家級的人物,在某些問題上反映出來的意見往往是不統一的,這時你聽誰?還得聽自己的。當然,剛開始的時候,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?墒,我們搞信息的人比人家有得天獨厚的地方,那就是天天沉在市場的第一線,有最先驗證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的有利條件。錯了,就及時修正,并進行分析、總結,找出失誤的根源。這樣,一邊搞信息,一邊不斷地總結。日子長了,自然而然就會積累了不少經驗,就會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的能力,就會少犯錯誤。要是全聽專家的話,可能就會在今后總是犯不可饒恕的同樣的重復的錯誤。